天然气行业上游主要是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及生产,该环节主要被中石油中石化垄断。2016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368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1.65%,增速已连续四年下行。一方面是宏观经济转型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下行,另一方面,页岩油革命带来宽松的油气资源供应环境,油气进口成本优势致近年来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2010年天然气进口比例仅7.25%,2017年5 月已达36.48%。伴随着油价的持续低迷,进口占比提升的情况可能仍将继续,这并非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不足,而是遵循市场和当前鼓励天然气进口的政策趋势。行业中游主要由长距离高压管道及城市管网建设构成,中游和上游并不独立,油气运输和主要管网的建设仍被三桶油垄断。行业下游主要是天然气的分销,该领域是民营企业参与较多,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工业用气是当前天然气消费的主要构成部分, 2015年工业用气量1234.48 亿立方米,占据总量的60%以上。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天然气上游气权的准入和退出将更加灵活,中间层级将会减少,管输和销售将会逐步分开,这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民营企业对于行业中上游的介入程度将得到提升,改善当前民营企业集中竞争于下游领域的格局;另一方面,中间环节损耗的精简以及未来中上游市场的开放、国企信息的透明化和价格联动体制的推出将提升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将降低天然气成本价格。天然气价格的下行将提高低补贴地区煤改气政策推行的实际效率。
天然气下游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工业领域、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等。由于天然气热效率高,燃烧后的污染物排放量比煤炭、石油低得多,属于清洁能源。释放等量热值,天然气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排放的少30%左右,比煤炭少45%左右。与燃油汽车相比,LNG 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减少97%,碳氢化合物减少72%,二氧化碳减少90%,苯和铅粉尘等减少100%,发动机噪音减少40%,环保优势极为明显,大大降低了由于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2016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3.5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高于2015年的1.7%,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居前三位。2005-2015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由493亿立方米增长至1350亿立方米,表观消费量由468亿立方米增长至1975亿立方米,十年CAGR分别达10.6%和15.2%,供应缺口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3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5%;天然气进口量7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0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6%。201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7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天然气进口量419亿立方米,增长17.9%;天然气消费量11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5.2%,保持良好态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居民用气人口提高 1.8 倍,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7%提高至5.9%,尽管发展迅速,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4%。作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我国目前人均天然气消费仅146立方米/人,远低于全球平均452 立方米/人的水平,更不及OECD国家1265立方米/人。根据2014 年6月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以内,要大力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至10%以上。据此反推,“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CAGR将达10%以上,2020 年消费量将达3200-4100亿立方米。
从京津冀及湖北省天然气发展推广情况看,北京及天津走在最前面,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分别为29%和 10.3%,高于全国5.9%平均水平;城镇用气人口比例分别为 76.99%和66.28%,高于全国42.05%平均水平。河北省和湖北省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分别为3.3%和3.4%,城镇用气人口比例分别为31.85%和38.55%,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河北省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目标 270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270%,十三五CAGR达29.91%,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达10%以上,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城镇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和交通运输四大领域。其中城镇燃气发展方向包括,稳步提升扩大居民用气,2020年城镇居民气化率达 50%以上;重点推进保定、廊坊“禁煤区”气代煤工程,加快燃煤锅炉天然气替代以及城市、乡镇生活燃料以气代煤,加快推进“气化河北”工程,早日实现“县县通气”。根据湖北省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目标90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112%,十三五CAGR达16.19%,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达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