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总裁米勒在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沿西线对华供气谈判正在进行,俄中双方几年来对经西线供气做了大量工作,可以预期双方在不久的将来将达成这一供气协议,俄气将与中方签署每年额外供应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协议。
西线全长2800公里,由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共和国至中国新疆,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目前,西线管道尚未开始设计,只有在同中国签订合同后,才能开始设计。
东线供气协议的签署促进西线谈判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2009年10月达成的框架协议,在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开通后,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输送约70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西线从西西伯利亚向中国出口,每年出口量约为300亿立方米。
2014年5月,中俄双方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合同期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该合同的签订以及产品定价和项目优惠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开启从西西伯利亚气田,即沿“阿尔泰”西线输气管道,对华供气的新一轮谈判铺平了道路。
虽然合作2009年达成协议,但对华开展能源外交,并不是当时俄政府的首选方向。普京执政之初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扭转国内油气工业的混乱局面,实现政府对能源的绝对控制、打击石油寡头和征服跨国石油公司。
直到2006年,在普京肢解尤科斯公司、收编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打压了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公司之后,借着中国“俄罗斯年”活动召开的契机,两国的油气合作谈判重新开始。同年3月,俄气公司与中石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按照计划,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管道将运送西西伯利亚开采的天然气,进入中国新疆。东线管道则经俄远东地区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这两条管道总输气量为每年680亿立方米,东线供气380亿立方米,西线供气300亿立方米。
由于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及俄罗斯制定的多元化能源出口政策,中俄双方就管道建设、预付费方式、价格以及定价方式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中方从而转向与中亚国家进行谈判,谋求打破与俄谈判的僵局。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取得了突破,使得中国与俄罗斯在油气谈判中处于了有利的位置。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欧盟对俄能源需求的萎缩,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2012年4月,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访俄时提出合作新思路:由俄方参股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中方参与俄上游天然气开发。这使得僵局中的谈判找到了突破方向。当年12月,俄中双方就“西线”项目展开了对话。
两条供气线路协议夯实中俄合作基础
去年11月21日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和今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导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孤立和制裁,这使得俄罗斯十分需要来自中国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欧洲重新开始寻找新的天然气供应,以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这些无疑使得俄罗斯更加迫切的需要与中国签署一份天然气大单。
美银美林集团分析人士认为,俄中签署的天然气合同将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刺激因素之一,会成功减少制裁对其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已将2015年俄罗斯GDP增长率预测从1.5%修正为2.1%。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俄罗斯人正面评价与中国签订长期天然气合同。
东线合同的签署和西线谈判在即,给中国方面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估计,到2030年,除液化天然气(LNG)消费增长外,中国的管道气消费将增至1100亿至1300亿立方米。即使将页岩气开发计算在内,中国本土的天然气资源无法满足自身庞大的需求。
东西两线输气项目的运行,可解决数十年中国国内天然气的需求,中国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能源储备和来源渠道稳定,还将在西北亚参与建设一个庞大的能源分配系统,从而保持对日本、韩国的优势。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时期,因电站烧煤而产生的雾霾已经从环境问题发展成为国内政治问题。扩大清洁能源的进口,对中国治理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来说刻不容缓。
此外,中俄西线的管道建设,一方面可促进我国西气东输的进程,另一方面一旦中俄长输管线开工,将会需要大量高端油气管道,将大大提高油气管道市场的景气度,利好管材等油气设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