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华社
来源:21能闻(nengwen-21)
作者:曹恩惠,刘香香
编辑:李清宇
当前,中国天然气行业面临着一个尴尬处境: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进口气价却与国内市场供需情况无关。
最大的买家没有“价格话语权”,这无疑为我国天然气进口带来巨大风险,打破“亚洲溢价”的桎梏势在必行。
所谓的“价格话语权”,即是“定价权”。眼下,我国在油气领域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至73%、43%,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在“3060”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天然气市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30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为5.7%。
然而,庞大的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却存在着从中亚、缅甸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价格与原油或成品油价格挂钩,不能真实反映国内的天然气市场供需的情况。这一状况,更不能实现国内天然气市场与国际天然气市场的价格联动。
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话语权路在何方?
事实上,国内新一轮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正在为中国天然气定价权的获得争取时机。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变成管网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速。业内人士指出,管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互联互通的管网基础设施从硬件上为市场中心价格指数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软件上,一个反映市场中心真实供需关系的价格指数,常常是“十年磨一剑”。
以荷兰的TTF(所有权转让设施枢纽)为例,从本世纪初的创立、到2014年前后发力起飞,一个市场从第三方准入放开开始,到真正形成交易活跃的高流动性市场并延伸出代表一方市场的价格指数,经历了十余年时间。
借鉴美国和欧洲天然气交易枢纽的建设经验,结合中国天然气市场本土特征,通过厘清中国天然气市场中心、管道枢纽和基准价之间的关系,或许能够更好理解和破解国际定价权的获取途——在中国建设多个基于交易枢纽的区域天然气市场,并在区域市场中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天然气价格指数。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指出,“定价权本质上是构建基准价,形成基准价的关键则是自由贸易”。基准价格的形成并非精心设计的结果,更大程度上是现货市场发展自然演进的产物。要形成一个市场认可的基准价格,仅期货交易所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花大力气完善基础现货市场。而完善的现货市场,应该是一个买卖自由、价格公平、物流通畅的市场。
实际上,2019年我国掀起的“X+1+X”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目的,正是于此。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鲜明,且天然气作为商品属性的定价机制尚未建立。因此,有业内专家提出“区域市场价格”概念,通过区域性的交易枢纽形成该地区的市场标杆价,并为国内天然气、管道气和LNG进口气的定价提供参照基础。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提出建设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更多交易品种。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区域性交易中心,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交易中心产生的价格指数必须是基于某一交易枢纽的实时平衡,才有可能形成国际影响力。交易中心可以涵盖多个市场中心,市场中心通过管道枢纽形成反映区域市场内供需关系的枢纽价格,各区域市场再通过枢纽价格的动态平衡,最终实现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协同发展。
以浙江省的情况为例,该省内已经形成了典型的“X+1+X”天然气市场格局,成为中国最具竞争性的天然气市场之一。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撰文指出,浙江可以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探讨,建设基于浙江虚拟枢纽的长三角交易平台。且基于浙江的基础,未来还可以在珠三角和川渝地区设立基于统一管网的虚拟枢纽,再与永清等其他实体枢纽进行互动,形成生机勃勃的区域天然气市场。
“市场中心的价格指数,在成熟金融市场的辅助下,便可形成金融衍生品。通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备价格发现、管理企业风险等功能的同时,反向吸引交易、增加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市场中心的影响力。”在陈刚看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市场化过渡阶段。
此前是管制阶段,即国家管制价格,门站价格和替代能源挂钩,意在鼓励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目前是过渡阶段,存量结构已经形成,由现货交易平台产生的交易业务(包括国际LNG现货业务)可以作为增量需求,这部分量等同于增量供应即边际市场的量,用代表我国需求增量部分的价格挂钩定价,能够有效解决内外贸缺乏联动的问题,为国内进口买家规避风险,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在目前的过渡阶段,运销相互分离,天然气消费的连续性要求和存储成本较高,这就要求天然气和基础设施容量交易应该由远及近,即中长期-年度-冬季-月度-日前-日内。“这或许是重构天然气贸易体系的重要逻辑。”陈刚指出。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市场拓展部负责人刘香香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