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陕西日报第12版对陕西燃气集团近年来帮扶的贫困村——榆林市清涧县韩家硷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报道,现就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在村民惠宁的心里,这些年,韩家硷村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去年五一劳动节,华亿体育(以下简称燃气集团)派驻到村里的驻村工作队,策划组织了韩家硷村历史上第一次大型文化活动——女客回娘家大联欢。“多年不见的人都回来了,从村委会一直排到公路上。”惠宁说。
吃流水席,闹秧歌,举行乡村晚会,村民纵声高歌......活动前后三天,村里的热闹气氛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微信群里,那些没能来参加的人看了现场视频,都说村里变化大,希望继续办活动,他们一定回来。”惠宁展示了她的微信聊天记录。
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村发展,这也是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周福强策划这次活动的目的,近两年,惠东海、惠艳伟、惠旭等一批年轻人回村创业,让周富强觉得这是对他6年扶贫工作的最大肯定,也让韩家硷村发展的动力更足了,“最大的变化是村民都变得积极向上了。”周富强说。
变化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一点一点积累起来。韩家硷村位于清涧县城南10公里处的下二十里铺镇,全村共有228户689人。2014年,燃气集团对口帮扶该村。2017年4月,周富强主动申请到韩家硷村进行驻村帮扶。初到韩家硷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清涧人,周富强也被村里的情况震惊了。
沟深路窄,进村的道路上,到处是牛粪、羊粪,臭气熏天。村民住的窑洞破破烂烂,有些看起来快塌了,尤其是惠三小家,家里拴着羊、养着鸡,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锅碗瓢盆儿凌乱地摆放在灶台上灶台连着的土炕上,堆放着衣服和被褥,”这些画面深深地刻在了周富强的心中,也让他对帮扶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入户走访,制定精准帮扶政策,发展产业、组织技术培训......周富强尽心竭力开展帮扶工作。但村民一开始并不接纳他。走访贫困户惠建宁家时,惠建宁说了一句“赶紧走的远远儿的,别麻烦我。”就关上了门。
后来,周富强得知惠建宁夫妇双方都是残疾人,当时他们唯一的孩子刚夭折。周富强多次到镇政府,帮惠建宁申请成为本村的残疾委员,每个月领取80元生活补助,调动他的积极性,当周富强把补贴发放的表格拿给惠建宁时,他先是沉默,然后说:“富强,我真没想到,你居然能为了我这个瘸子跑来跑去,你这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干实事儿。我前段时间让你受委屈了,实在是不好意思,谢谢了。”周富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村民认可了,工作的信心也更足了。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山羊养殖场、粉条加工厂、光伏电站,发展种植葡萄30亩,推动消费扶贫......周富强马不停蹄。燃气集团先后投入扶贫帮扶资金近300万元。2015年韩家硷村第一次有了移动信号。2016年,村组织活动阵地也从村党支部书记家挪到了新建的村委会,第一次配上了电脑等办公设施。2017年,该村村集体第一次有了集体经济收入,第一次组织道德大讲堂,评选了一批“好公婆”“好儿媳”等道德模范。2018年该村有了第一个文化广场,建起了第一个爱心超市,宽带第一次入村,接入家家户户;村里的41户贫困户第一次拿分红,户均1240元。也是这一年,韩家硷村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的脱贫攻坚目标。2019年,韩家硷村的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文化墙成了韩家硷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20年,周富强和驻村工作队员再接再厉,燃气集团投入30万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说起现在的生活,惠建宁满脸笑容。生活的苦难曾压弯了他的脊梁。如今,他又挺起了胸膛。被翻修一新的窑洞里,电视、冰箱一应俱全,“家里的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是我在网上购买的。”惠建宁笑称。
去年,家的土豆丰收后,加工成手工粉条,增收8000多元,“我们村的手工粉条一斤10元至12元,在周书记的帮扶下,现在不愁卖。”惠建宁说。
周富强劝惠建宁把家里的3头肉牛卖一头,再添一头小牛。惠建宁笑着说:“我儿子明年得进城里上幼儿园了,现在村里发展好不愁钱,等明年了再卖。”“那有啥困难,你随时找我。”周富强嘱咐他。
韩家硷村在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路上大步向前,现在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我最大的快乐。”周富强说。